推荐新闻
文章附图

在这个时代,人民对公正、法治的呼声愈发强烈。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现实的一角。剧中的检察官候亮平、陈岩石,他们的形象成为了公众心中的英雄,他们与腐败现象的斗争,不仅仅是剧情,更是民众对法治社会的渴望的具体体现。我叫冷兴平,汉族,家住:四川省泸县云锦镇黄泥堡村6组,身份编号:510521197010153934,我实名举报:红河丰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杨高雄在小龙潭8号地块...

文章附图

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平定县非法采矿案办案负责人是平定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俊杰和庭长王科义,阳泉市...

文章附图

流金的十月请你聆听我为你放声歌唱你从南湖红船里升起来一路凝重 一路悲壮瑞金 遵义 延安会战无数腥风血雨把崛起的镰刀斧头嵌入五千年历史的画卷你从天安门城楼升起来一路坚定   一路豪迈 在千疮百孔的废墟矗立起坚不可摧的中华大厦将民族之魂的大旗插到世界的屋梁你从改革开放的波澜中走来一路求索 一路辉煌每一个动作都雄浑壮丽每一笔挥写都深远绵长请聆听十月,我为你声歌唱你是神圣的信念之帆我是南湖烛火的子孙...

文章附图

她帮江西一农民工要回了工程款,江西宜春投资的福建厦门一亿万女商人被迫害、被网上追逃,因胡姐维权团队的介入调查报道,追逃被取消,部分领导受到省纪委的处分、财产得以返还。山东省日照一上访5年未解决问题的被冤的乡书记,经过胡姐维权团队的调查报道,跟踪、督办,30天圆满解决问题!部分领导受到省纪委处罚......即将过去的6年中,她为百姓维权的故事一言难尽。维权路上,威胁和利诱是“家常饭”,然而恐吓...

文章附图

当2022年12月31日凛冽的寒冬垂下遮天幕布,新的2023年如期而至;当这座不眠的城市人潮汹涌走向街头狂欢跨年;此时此刻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每天会产生多少百姓的诉求;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多少素未谋面的卧底记者,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在默默地为百姓付出自己的汗水;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有一种工作岗位,叫“卧底记者小组”。成天的担惊受怕,因为一旦人发现我们的记者身份,百分之百会被...

热门文章
文章附图

在这个时代,人民对公正、法治的呼声愈发强烈。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现实的一角。剧中的检察官候亮平、陈岩石,他们的形象成为了公众心中的英雄,他们与腐败现象的斗争,不仅仅是剧情,更是民众对法治社会的渴望的具体体现。我叫冷兴平,汉族,家住:四川省泸县云锦镇黄泥堡村6组,身份编号:510521197010153934,我实名举报:红河丰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杨高雄在小龙潭8号地块...

文章附图

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平定县非法采矿案办案负责人是平定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俊杰和庭长王科义,阳泉市...

文章附图

流金的十月请你聆听我为你放声歌唱你从南湖红船里升起来一路凝重 一路悲壮瑞金 遵义 延安会战无数腥风血雨把崛起的镰刀斧头嵌入五千年历史的画卷你从天安门城楼升起来一路坚定   一路豪迈 在千疮百孔的废墟矗立起坚不可摧的中华大厦将民族之魂的大旗插到世界的屋梁你从改革开放的波澜中走来一路求索 一路辉煌每一个动作都雄浑壮丽每一笔挥写都深远绵长请聆听十月,我为你声歌唱你是神圣的信念之帆我是南湖烛火的子孙...

文章附图

她帮江西一农民工要回了工程款,江西宜春投资的福建厦门一亿万女商人被迫害、被网上追逃,因胡姐维权团队的介入调查报道,追逃被取消,部分领导受到省纪委的处分、财产得以返还。山东省日照一上访5年未解决问题的被冤的乡书记,经过胡姐维权团队的调查报道,跟踪、督办,30天圆满解决问题!部分领导受到省纪委处罚......即将过去的6年中,她为百姓维权的故事一言难尽。维权路上,威胁和利诱是“家常饭”,然而恐吓...

文章附图

当2022年12月31日凛冽的寒冬垂下遮天幕布,新的2023年如期而至;当这座不眠的城市人潮汹涌走向街头狂欢跨年;此时此刻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每天会产生多少百姓的诉求;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多少素未谋面的卧底记者,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在默默地为百姓付出自己的汗水;在这样的土地上,没人知道,有一种工作岗位,叫“卧底记者小组”。成天的担惊受怕,因为一旦人发现我们的记者身份,百分之百会被...

文章附图

图中:曹立梅 沧州市育红小学语文老师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语文教师曹立梅参与公益活动、慰问贫困家庭、资助寒门学子、和学生在北京市太阳村捐款;曹立梅带学生到南皮县寨子镇走访困难家庭全班资助两姐妹;......从2009年至今,曹立梅在教书授课之余,始终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她还把“献出一份爱 温暖同龄人”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与孩子们在公益之路上携手同行。为沧州最美的教师”曹立梅带...

文章附图

6月29日,2022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在京召开。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围绕“媒体的社会责任”主题深入交流。中国记协主席何平和“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主席团轮值主席、哈萨克斯坦记联秘书长巴扬·拉玛扎诺娃作主旨演讲。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主持论坛。“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平台主席团成员、中国记协主席何平主旨演讲。  何平指出,当...

文章附图

序 2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勇当排头兵叶蓁蓁作于2021年8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

新闻详情

“人工智能”会抢了主持人的饭碗吗? 杨澜这么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挺幸运的,能够从事喜欢的行业。”近日,资深媒体人杨澜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回顾了进入媒体行业30年来的历程。她将“提问”视作一门手艺,“要想做一个好的记者,就得好好做功课,永远保持像艺术家创作的兴奋感”。

137877665_15520085527061n.jpg

  杨澜。受访者供图

  从业30年,很幸运

  初春时节,北京已经不是太冷。接受采访时,杨澜穿了一件粉色的外套,搭配浅色的裤子和高跟鞋,依然保持着访谈节目里的干练气质。

  “时间是非常奇妙的事情,经常有一些朋友说,他是看着我的电视长大的,我一看他都快60岁了。”杨澜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但仍然觉得自己挺幸运,“能够从事喜欢的行业,还一做就是30年。”

  杨澜说,自己入行这30年,也是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30年,“1989年年底,当我被选中做了《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开始,就伴随着中国电视一步一步的创新和改革走到今天,每一次都是从一个舒适区走到一个新的变化当中。”

  身为资深媒体人,她深切感受到,2018年,网络主播愈发红火,而电视无论是在收视率还是广告额上都有所下滑,似乎再次显现了一个媒体格局的改变。对此,她觉得有一点伤感,但也有欣喜的地方。

  “过去做一个访谈节目,常常为了照顾‘普遍口味’,要在访谈人物上做一些选择。比如电视台会要求你多采访几个明星,收视率会更好。”过去,这类选择总令杨澜感到纠结,“但互联网兴盛后,大家的喜好分布变得垂直而多元,可以相对于此做某一类节目,我觉得反而是一种解放。”

  “人工智能”会抢了主持人的饭碗吗

  出于媒体人的新闻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2016年,杨澜带领团队制作了“探寻人工智能”系列纪录片,为大众展现了当时最前沿的科技。那时,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她脑中想去证实:我的工作会不会被取代?

137877665_15520085527231n.jpg


  资料图:杨澜在第六届巴纳德全球专题研讨会上讲话。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在制作《探寻人工智能》第一季时,杨澜在采访中就发现,已经有财经新闻的稿件是人工智能软件生成的,当时人工智能确实已经从文字写作的角度挑战了记者的工作。

  “当然现在也有人工智能的主播,不新鲜。但我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它们的确能够取代一些重复率比较高、比较机械的工作,可是很难取代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尤其是提问。”杨澜分析。

  她用自己做人工智能采访时的一件小事做例证:“一位嘉宾说,只有你会跨越重洋来问我这么多问题。人工智能会有这样的好奇心吗?”

  “某种程度上,‘提问’是个很难替代的工作。一个机器人很容易学会一万种问题回答的方式,但很难问出十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所以,我有一点小小的‘幸存感’。”杨澜说。

  提问是一门手艺

  如杨澜所言,“提问”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记者或者访谈节目主持人制胜的法宝。她将之形容为“一门手艺”。

137877665_15520085527241n.jpg

  资深媒体人杨澜。受访者供图

  “我曾经是一个不善提问的人。”杨澜在书里写过这么一件事: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时,选修了一门课是社会学,因为上课从来不提问,成绩被老师硬生生从A拉到了B,“我去理论。老师告诉我:如果你不提问,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积极思考?”

  那时她还没想到,日后自己会成为一个靠“提问”为生的媒体人。但却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提问的能力需要学习、磨炼,在很多很多错误和懊恼中不断进步那么一点点、再一点点。

  “我的小伙伴们给我做过统计,差不多每一次采访一个人物要看10万到20万字的资料;采访1000个人物,差不多有1.6亿字的阅读量。”杨澜觉着,有时读完一本书也不见得能产生一个好问题,充其量只是让自己避免一个蠢问题,但这就是“读”的价值。

  总结经验,杨澜说,无论做多少准备,可能三分之一的问题都是即兴的,依据对方回答你的反应而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带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过程。要想做一个好的记者、做一个好的访谈,得好好做功课,永远保持像艺术家创作的兴奋感。”

  未来打算做什么?

  也许真是那种艺术家创作般的兴奋感给了杨澜动力,她入行30年,采访过很多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却从来没有倦怠过。

137877665_15520085527301n.jpg

  资料图:杨澜。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传统媒体在变。但我的好奇心从未改变,甚至现在讨论一个选题或者进行一个采访的时候,我还会感到一种兴奋和紧张。”杨澜认为,从业30年,能够保持兴趣很好。

  她将自己定位成“一个讲故事的人”,“所以说,一直没变的是我向世界发问的好奇心,和想把故事讲好的意愿。”

  她的确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工作,新的视频节目也即将上线,还出了书——今年2月,《一问一世界》百万册畅销升级版推出,是杨澜30年媒体生涯中采访上千位人物,上万次提问的精华,新版新增了4万字杨澜从未发表过的内容。

  杨澜给自己排了新的写作计划,不久后还会有新作品出版。在她眼中,写作与做记者一样,都很有乐趣。

  不过,曾有人疑惑,书的畅销会不会让杨澜不再专心做节目,而是去尝试更多的跨界,将工作重心转移?

  对这类问题,她的回答很干脆:“我的职业生涯不会到此结束,我会一直问下去。”

责任编辑:李美辉